
相对于文言虚词的有限而言,文言实词是无限的,它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难点,同学们在翻译文句时,常常被句中的一两个实词卡住,不能顺利翻译,甚至导致全句理解的错误。积累文言实词,必须首先立足于课内,高中三年六册语文教材涉及文言文有四五十篇。这些篇目基本上皆属于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典范文章,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沃土。由于语文高考要避开教材而选取命题材料,所以我们在复习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拓展延伸。可选取规范文言短文去阅读、感悟、训练,从而获得灵活应变的解题能力和文言阅读的迁移能力。
试丢分,无非是两大类原因:在一些纯知识类的考题上,分数的得失是没有任何的变数的。会就得分,不会就丢分。而考生在临场还会遭遇到相当一部分题目,最大的痛苦不是根本不会做,而是苦于在时间压力下找不到入手点,或者好容易有了思路却来不及做完,甚至因为慌乱而导致低级错误。所有这些“无从下手”、“慌不择路”、“低级马虎”等考场失常的现象,可以详细归纳为下面几点:
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首先,迅速阅读问题,弄清提问指向,并根据不同指向,确定阅读范围,提取信息、线索进行逻辑推理。其次,要分清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主观判断题则必须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整篇文章进行深层推理才能解答。
审题清楚多方思考
现在的高考以能力立意为主,答案合理即给分。故考生平时备考时要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要仅停留于死记硬背上。
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审题,把题干关键条件、所问问题理解透彻。回答时要避免丢三落四的情况,或者一看太难,就犹犹豫豫,改来改去,或者干脆不答,就一分也没有,造成失分。所以答题时要多方面思考,勇于解答。
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尤其是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导致考试的失败。这就是说期望要合理。临考前夕,学生大都不爱运动,主要是学习紧张没时间运动。但我还是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比如散步、跑步、打一会儿球,或跳几分钟绳,或在阳台上做一会儿操,等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