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见缝插针利用空余时间。比如早上上学时从家里到学校的十几分钟里,可以在脑子里快速过一遍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时段往往是交通高峰期, 有心的同学完全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留下来再做一篇英语或课程阅读、背一首古诗词等。
点睛式。就是在文章结尾处“点睛”,使文章精神顿生,通体亮丽,追求对读者心灵的强烈震撼力。
例2、说到希望,我以为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这段文字堪称点睛之笔,语言简明却蕴含着深邃的哲思。它既表明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表明作者对救国救民道路的积极探索精神
同时更是呼唤和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之路,脚踏实地,前仆后继,“走的人多了”,就会踏出一条光明的大道,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建立富强的新中国的美好希望就会实现。
谈心式。考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生活的领悟,用真切朴实的语言,促膝谈心的方式娓娓而谈,很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情感共鸣。
例3、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
做一点:曾有人戏言说高三学生是“上高三,下题海”。适量的“题海战术”是必要的,但过滥过多会让学生疲惫不堪,浪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正确的方法是每天适度做一些题型,而不仅仅是题目,针对较难的语言点,有目的、选择地训练,切忌难,偏,怪。实践证明:归纳对比、融会贯通是高三复习制胜的法宝。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进入高三后抽出大块时间阅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精读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高在阅读分析中提炼主旨、挖掘文章深意的能力。若有条件最好向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他们往往能提供较有价值的阅读材料和一定的指导,但自己也要有所分辨,以求得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均是因人而异的。如能长期坚持阅读习惯,哪怕每天只有二十分钟,亦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变数可能取决于个人过去的积累程度。总之我认为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抓住两者间的密切联系和规律,互相结合,再加上我个人选的是历史,知识关联性又增强不少,得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