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考生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临近考试觉得许多知识不会了,这主要是紧张造成的。放松是关键,千万不要在这时去责备孩子们。考前要学会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一般考生要力争基础知识考出真实水平,会的决不丢分,力争正常发挥,考出理想分数。优秀考生要仔细,充分检查,作文等要有超水平发挥,以便拉开分数距离。对于家长而言,大体上看看考生的复习是不是对路,但不要过多干涉。
充分的利用老师同学等资源。很多学生坚持独立学习,一些学生不爱问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不愿意与同学一起交流,遇到问题总是自己尽力解决,结果在这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问题还没有解决。在仅剩不多的时间内,如果说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可以适当的问老师,还可以与同学之间交流,目标是解决问题,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就好。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命运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能成为太阳,我们就不做月亮;能成为月亮,就不做星星!能成为大树,就不做灌木;能成为灌木,就不做小草!能成为龙,就不做虫。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美好理想。人,都应该掌握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命运。人,应该主宰自己。
有些考生对“做题”理解得比较片面,搞题海战术,老师布置的做完了就做教辅材料上的,以为只有多做题才能“无往不胜”。
适度练习是好事,但凡事过犹不及。没完没了做题,并不见得覆盖了所有知识点,可能只是无谓的重复劳动,时间长了心情也变得很焦灼。
其实,真正考出好成绩的同学,诀窍不在于题海战术,而在于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做题,善于梳理思路,通过同类的题提炼规律性的解法。归纳汇总能力强的学生,可能只做3道题,就能总结出别人做30道甚至100道题也没有摸清的规律。
超过规定时间底线,建议就不要再纠结了,先做后面的,回头再检查时也许可以找到思路。如果没有方法的指引,有的题你想到考试结束也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