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五个方面要把握
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骨干知识,可以考查的内容特别多,而且形式多变、深浅多变,是年年重点考查的内容。要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这两种关系,则需要深刻地理解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做功过程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保守力做功等于相应的势能的减少量;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动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量。这两个关系一个是从矢量的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一个是从标量的角度分析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在复习中,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解决具体问题时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变通能力,并试想:题目是否还有其他求解途径?与其他题是否有相似之处?此题还可做哪些变化?即一题多解、多题同解及一题多变,让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第二轮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就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
喜鹊枝头高歌唱,高考成绩喜报传。全家兴奋夜无眠,深思熟虑填志愿。自己特长想周全,兼顾名校细思量。胸中怀有凌云志,开拓自己一片天。愿前途灿烂!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双基”仍为根本,主干还是核心。应依据《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及要求”,引导学生检查每一考点知识的学习是否达到《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层次;检查各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否建立,知识网络是否形成;检查化学用语书写、实验与计算等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娴熟。
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础题,还要注意一些规范的表述。
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如果思考到分配的时间全部用完才放弃,则整个时间都浪费了。考试时,放弃问题后所剩的三分之二时间,可用来做其他的题目,以把放弃的分数弥补回来。